地礦新聞
“弘揚地質‘三光榮’精神 助力集團高質量發(fā)展”征文(之四)
薪火傳承 續(xù)寫奮斗篇章
地質工程公司 王法
時光荏苒,陜西地礦集團已經走過了70年的風雨歷程,在慶祝陜西地礦集團成立70年之際,陜西地質工程有限公司也迎來成立30年慶典。70年的陜西地礦風華正茂正當時,30載的地質工程公司擊水揚波青春路。
回憶往事,我們仍然可以真切感受到那些閃耀光芒的可貴精神。那是令人振奮引以為豪的精神追求,是地質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以獻身地質事業(yè)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這精神里有我們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我們可貴的優(yōu)良品質,更有我們神圣的使命擔當。70年來陜西地礦集團踐行“三光榮”精神一步步發(fā)展壯大,30余載地質工程公司在“三光榮”精神引領下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挑戰(zhàn)極限,形成“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并駕齊驅的發(fā)展格局,努力為客戶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優(yōu)質工程:有號稱“西北第一樁”的陜西信息大廈樁基工程、名揚海內外的法門寺合十舍利塔主塔樁基工程、世界屋脊之上的青藏鐵路昆侖山-唐古拉山多座橋梁樁基工程、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樁基礎工程;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陜北黃土塬區(qū)找水工程;國內知名的關中地熱勘查開發(fā)等。地質災害防治的足跡遍布全省,先后完成吳起、黃陵、大荔、潼關、平利等多個縣域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普查、風險調查評價,協助相關區(qū)縣建立群測群防網絡,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為有效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踐行了地質人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地質工程公司這三十年是充滿堅守與堅持的三十年,我們很多人都是在最好的年紀來到這里。在這里,我們有開創(chuàng)陜西樁基工程施工先河的老前輩,雖然樁基工程是隱蔽工程,但是我們打樁的地質人的心是透明的。正是有了這樣一群勇于拼搏、甘于奉獻、團結協作的地質人,上下一心、和舟共濟,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克服了重重困難,在風雨中鑄造出輝煌的篇章,為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等偉大工程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屬于陜西地質人的輝煌?;仡欉@些施工過程,建設者們已經濃縮成我們地質鐵軍一張張堅毅的臉龐,一個個浸滿汗水的背影。在這里,我們有防災減災主力軍隊員、有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有基礎地質、地災防治、生態(tài)修復等領域的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有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評價、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廢棄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與系統(tǒng)修復、地質災害防范治理的能力,主動擔負起服務生態(tài)文明的使命,步履大地,跋山涉水,用扎實的腳步譜寫“地質報國”新篇章。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未來的歲月,我們初心不改,步履不停,生生不息。在這充滿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三十年,對地質工程公司來說,有過高光時刻,也曾經歷過低谷階段。我們這一批批的地質人,肩負著沉甸甸的使命,傳承著“三光榮”、“四特別”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主動擔當作為,砥礪奮進,聚焦新時代新要求,著眼地質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踐行精品與人品同在的企業(yè)精神,用奮斗的碩果為陜西地礦集團成立70周年獻禮。
未來的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有你、有我,有我們所有將“三光榮”精神刻在基因里的陜西地礦地質人,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昂首奮進新征程,接續(xù)奮斗青春路,為集團公司創(chuàng)建全國一流地勘企業(yè)而不懈奮斗!